导航
位置: 首页 >> 下载中心 >> 正文
1303-戏剧与影视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2-03-1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1年)

授权学科

(类别)

名称: 戏剧与影视学

代码: 1303

授权级别

□ 博 士

■ 硕 士

20222 28 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一、学位点建设基本情况

(一)培养目标培养研究生的目标定位);

本学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具备良好学术道德,系统掌握戏剧与影视学基础理论,熟悉戏剧影视运作过程和创作规律,了解中外戏剧与影视学科进展与动向,具有丰富的文学艺术修养,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思维能力、较高的艺术鉴赏批评和教学水平、一定的戏剧和影视创作能力,能够独立从事戏剧影视科研、创作、传播及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型高素质戏剧影视专业性人才。

(二)学位标准符合本学科特点,与本单位办学定位及特色相一致的学位授予质量标准的制定及执行情况);

1、培养环节

创新创业1学分基本要求:(达到以下条件之一可获得)

进行3个月以上赴国(境)外交流学习或联合培养;

参加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

参加学科竞赛;

参加10次以上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报告(或参加戏剧戏曲影视作品观摩活动),并提交总结报告(或戏剧影视作品评论文章)。

2、发表学术论文要求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具体要求按照学校、学院的相关规定执行。

3、学位论文

1)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等途径,在第3学期内提出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和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并经所在教研室(研究所)审核确定后,由3名或5名本学科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评议小组,举行专门开题报告会,按计划开展学位论文工作。

2)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中期检查安排在第4学期末进行,主要检查论文撰写计划的执行情况。

3)论文应由2名(其中1名为外单位专家)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评阅,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或5名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委员中应有1至2名外单位的专家,委员中至少有1名是论文评阅人兼任,委员会设秘书1名,负责答辩记录、资料整理和各项具体事务工作。具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进行。

4、执行情况

近两年来,学位点严格遵照学位授予标准相关规定执行,高标准、严要求,对学位论文的各个环节进行把关,强化导师责任,加强过程性监督,近两年本学位点论文教育部盲审通过率100%,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逐年提升。

(三)培养方向与特色主要培养方向与特色简介);

电影学:本学科方向研究电影艺术发展历程中观念、美学、技术及电影语言的发展演进及其深层原因;探讨电影历史研究的新问题、新视角和新方法;影视创作与制作的规律、方法、商业类型及艺术流派。

结合团队优势,重点发展陕西地区电影史、消费文化史研究;对标学科前沿,进行影视技术与艺术互动研究;结合本校优势,进行建筑、景观与电影的跨学科研究等。

戏剧戏曲学:本学科方向对戏剧戏曲理论、戏剧戏曲历史、戏剧戏曲剧本、戏剧戏曲评论、中外戏剧比较、戏剧戏曲与影视的关系等进行研究。

结合地域文化特色,重点涉及秦腔的承传与革新研究、秦腔剧本创作与表现形式创新研究、中国戏剧戏曲与中国文学文化的关系等研究方向。

(四)师资队伍状况总体规模、各培养方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情况、主要师资队伍情况);

1、总体规模

本学科团队目前共有1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8人。

2主要师资队伍情况

高级职称比例55.6%,具备硕导资格教师比例33.3%,博士学位教师(含在读)比例为55.6%,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上海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南京大学、北海道大学、莱顿大学等国内外影视学科重点高校,45岁以下师资占比61.1%,在海外获得学位或者具有一年以上留学访学经历的比例为27.8%,具备戏剧及影视业从业经历人员占比21.1%。师资团队在梯队建设、学缘结构上合理。

3、培养方向带头人情况

电影学:

原文泰,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早期电影史与电影批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陕西省社科基金等多项课题,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入选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担任陕西省电影行业协会电影理论协会副主任,陕西省电影局电影审查委员。

戏剧戏曲学:

储兆文,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戏剧影视史论和中国古代文学。近五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2项;主持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教育厅专项计划基金项目1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

4、学术骨干情况

电影学学科方向有6名学术骨干,高级职称教师3人,中级职称教师3人。45岁以下教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占比50%,其中3人为海外博士(含1人在读),4人有海外经历,有良好的学科发展潜力。学术骨干教师出版2部专著,发表中文学术论文近30篇,英语、日语论文数篇,承担20项左右各类科研项目,地方电影文化研究等方面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

戏剧戏曲学学科方向有3名学术骨干,高级职称教师2人,中级职称教师1人。45岁以下教师1人,1人有海外经历。学术骨干教师出版2部专著,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秦腔等地方戏曲研究方面在西部地区独树一帜。

(五)研究生招生选拔情况年度报考数量、录取比例、录取人数、生源结构情况);

本学位点自2013年招生以来,研究生报考数量基本保持稳定,录取生源集中在一类本科院校,生源地包括陕西、甘肃、山西、河南、内蒙古等地,近些年报录比保持在5:1以左右。

年度

报考人数

录取人数

录取比例

生源结构

2020

33

7

21.2%

本校,4;本省,5

2021

40

9

22.5%

本校,5;本省,3

(六)就业发展状况年度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就业去向分析);

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稳就业工作,积极推进就业信息进网络进班级进宿舍,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单位的联系,拓宽就业途径,落实“就业提升计划”。

2020年,戏剧影视学毕业生8人,就业学生5人,就业率62.5%。其中党政机关就业1人,高等教育单位2人,民营企业2人。

2021年,戏剧影视学毕业生9人,就业学生5人,就业率55.56%。其中高等教育单位3人,国有企业1人,民营企业1人。

在分类精准施策,统筹推进重点群体就业,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情况下,按照职责明确、管理规范、有效运行的原则,深入分类帮扶,做好跟踪回访服务。

(七)研究生奖助情况奖助体系的制度建设、奖助水平、覆盖面情况)

研究生奖助体系完善,各类规定、办法、细则健全,学业资助、奖励资助覆盖全面。

奖学金包括:

1.国家奖学金硕士20000/人,用于重点奖励学术成果突出的拔尖创新型研究生,覆盖率近2%

2.学业奖学金金额16000元/人(特等)、8000元/人(一等)、5000元/人(二等)不等覆盖率40%,学业奖学金用于激励学业成绩优秀、创新意识强的研究生;

3.社会奖学金,社会奖助学金根据社会企事业单位设立意愿奖励品学兼优的研究生,覆盖率近2%。

助学金包括:

1.国家助学金硕士6000元/人,覆盖率100%,主要用于保障研究生基本生活水平;

2.社会助学金硕士1000元/人,为加强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激励我校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覆盖率近2%;

3.助研、助教、助管(“三助”)岗位补助,主要用于鼓励研究生提高实践能力,开展专业相关的科研与管理实践;助学贷款及困难补助主要用于支持经济困难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研究生党建情况研究生党建情况,实验室、科研团队党建情况,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等);1000以内)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统筹抓好研究生党支部和研究生党员队伍建设,为学院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推进研究生党建工作规范化,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等方面细化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标准,对研究生党支部进行量化考核,抓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基本制度落实。

注重选优配强研究生党支部书记,选拔研究生导师或者优秀研究生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开展研究生党支部书记述职,依托教育部网络培训平台等覆盖培训研究生党支部书记,选育管用并举,全面提升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组织研究生积极参加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各项活动,突出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让学生形成有凝聚力的团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发挥研究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结合社科基金的相关项目,引导研究生党员深入基层社区、深入西北乡村,培养家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

开展研究生党支部试点工作,强化研究生基层组织建设,以导师科研团队设置党支部改革,坚持有利于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导师融入研究生党建、研究生党员自我教育管理,有利于支部精神凝练、稳定传承的原则。改革实施以来,品牌活动蓬勃开展,“双创”科研双丰收,实现了研究生党建有抓手、有平台,研究生学术科研有思想引领、有理论武装。

科研团队根据国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出台情况,保证每个学期定期召开党会,学习党中央的重要文件和指示,及时调整自身工作方向。保证党内民主生活有序展开,并与校内校外其他党支部保持交流。学校对本科研团队党建工作给予高度肯定,授予校优秀党支部的荣誉称号。

抗疫期间,科研团队发挥学科特长,通过线上主题党日、制作抗疫短视频等形式积极参战,多名教师和学生参加到一线抗疫志愿工作,师生积极捐款捐物。

(二)思政教育情况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课程思政情况等);800以内)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深化“三全育人”改革,形成学科优势导向、导师团队引领、专业课程贯穿、实践平台搭建的育人体系。夯实思政队伍建设,做好学生成才的引路人,出色完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屡获佳绩。

着力课程思政的探索实践,深挖学科及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合理设置每门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入内容、方式与节点,确保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育人效应;从教学内容形式、考核评价体系全程推进课程改革,在研究生教学大纲、培养方案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西部,结合学科特色,挖掘传统文化拍摄弘扬传统文化的纪录片,力乡村振兴,将其中的思政元素全面融入硕士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能力培养和思想价值引领有机统一,深化育人实效。

立足学科打造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四大平台”,坚守培养政治觉悟高、综合素质强、专业技能精、职业素养好的创新型人才的育人理念;结合学科优势,积极建立双创实习实践育人平台,近五年签约校外创新创业实习实践基地多个;以国际国内双创竞赛为平台,打造“大广赛”“大艺展”等明星项目,引领学生热爱科研、潜心学术、创新创业;以省级研究中心为平台,构建学生自创、师生同创、产教领创的双创教育升级版,实现科研与双创的深度融合;发挥校内文化场馆、艺术实践工作坊的场效应,用“校园文化+德育+学业”模式营造氛围,打造德育新阵地。实现实践、双创与育人的融通与对接。学校入选“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获批“陕西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本学科研究生双创参与率达80%以上。

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坚持将“四为”方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严格落实《中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委员会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实施细则》等规定,不断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学院党委发挥学科特色,线上线下联动,打造网络微平台,形成良好的宣传矩阵效应。在课堂内外、尤其是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审核中,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为推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政治保障。

(三)师德师风建设情况800以内

积极构建教师自觉遵循,多措并举、全员践行的长效机制。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和奖惩相结合,将师德建设活动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

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落实党政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职责,校院两级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规划,将师德师风纳入学院党政议事日程,坚持常抓常议。

2、崇尚师德、加强宣传,营造师德师风建设浓厚氛围。坚持师德师风宣传制度化、常态化,利用微信企业号、QQ工作群及时推送相关政策信息、新闻简讯,营造德育浓厚氛围;注重把师德师风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合起来,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营造浓厚的争先创优氛围;邀请知名学者、电影艺术家来院讲座等活动,号召广大教师牢记初心与使命,立德树人、以身示教,担当使命、奋发努力。

3、注重实效、突出特色,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大讨论大动员;结合主题教育、党支部讨论等,有计划地举办师德建设专题研讨,引导广大教师按照“四有”“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要求,崇德修身、笃学育人、敬业奉献;组织“课程思政”专题培训班,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使之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4、强本固基、建章立制,推动师德师风建设质量不断提升。坚持把师德师风与思想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紧密结合,融入日常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过程中,做到同部署、同要求、同检查,形成建设协同机制;围绕正秩序、正教风、正学风,实行课堂常态巡查督查机制,及时发现纠正问题;设立师德投诉举报箱、举报电话,了解掌握师德信息,应对突发问题,积极主动沟通协调;制定《师德考核实施办法》,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评优奖励等的首要标准,实行师德师风表现一票否决制。

(四)学风建设情况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开展情况,学术不端及处理情况等)。800以内)

本学科点在学院统筹下,维护学术道德,严明学术纪律,规范学术行为,保障学术自由,强化学术诚信意识,端正学术风气,防止学术腐败,提倡科研诚信,始终把学术风气和科研诚信建设摆在研究生教育培养的重要位置,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显著提高了师生对研究生学风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和诚信的科研氛围。

强化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严把入学关,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教育纳入新生教育必要环节;组织研究生新生参加“树立学术规范理念、促进科研知识创新”等专题讲座,详细分析讲解学术不端行为的严重危害,督促研究生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和确立学术诚信;在论文写作指导过程中,重复强调学术论文的基本规范、基本要求,避免在未理解学术研究要求之前无意间违反学术规范。

创建学风建设、学术双创品牌活动,打造学风建设新阵地。学院开展多个规范化、系列化的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活动,用“校园文化+德育+学业”模式营造氛围,打造学风建设新阵地;实现实践、双创与育人的融通和对接。鼓励研究生将科学研究的内容与创新创业类竞赛相结合,提高学术兴趣,开拓视野,并在参赛过程中积累实践经验。本学科研究生在本年度的创新创业类竞赛取得10多项省级以上奖项,参与学术会议并做学术发言8人次,极大提升了研究生参与学术研究的积极性。

在学科教师和研究生的共同努力下,本学科点近3年来未出现一起学术不端情况。今后也将继续贯彻论文查重、匿名审查等卓有成效的学术不断防范机制,从前期调查、论文写作到毕业答辩,在全部人才培养环节杜绝学术不端的发生。

三、学位点研究生培养主要情况

(一)课程与教学情况主要开设核心课程及主讲教师,课程教学质量,教材建设情况等);800以内

1、开设的核心课程及主讲教师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主讲人

学分

1

电影历史研究

学科基础课

原文泰

2

2

电影理论基础

学科基础课

赵阳

2

3

中国戏剧戏曲专题

学科基础课

韩蕊

2

4

外国戏剧专题

学科基础课

储兆文等

2

5

戏剧戏曲理论名著导读

学科专业课

冯阳

2

6

戏剧影视专题研究1

学科专业课

导师组

2

7

戏剧影视专题研究2

学科专业课

导师组

2

8

戏剧影视专题研究3

学科专业课

导师组

2

9

电影语言研究

学科选修课

王坤

2

10

电影美学专题

学科选修课

薛敏

2

11

华语电影研究

学科选修课

秦晓琳

2

12

类型电影研究

学科选修课

张燕菊

2

13

电影文化批评

学科选修课

原文泰

2

2、课程教学质量和持续改进机制

   学校层面:教学督导团队定期对研究生课程进行随机随堂听课,并针对教学效果与存在的问题给予任课教师及时反馈。

   学院层面:组织教授对研究生核心专业课程进行制度性听课,并定期开展课程研讨会、邀请专家开展教学讲座。督促研究生对教师课程进行系统性评价,及时修正教学过程存在问题。

课程体系:教学大纲紧跟学科前沿,体现学术动向。推进学科基础课的讲授方式转型,增加文本阅读和课堂讨论开设本学科学术前沿与热点课程。

(二)导师选聘、培训与考核情况

为适应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需要,本学科将导师队伍建设作为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重点内容,在导师队伍建设目标、导师岗位职责要求、导师岗位聘任、专业能力提升、绩效考核、奖惩机制等方面不断加以改革和完善。

选聘本学科严格执行硕士生导师选聘制度。依照学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岗位管理办法》,要求在申请研究生招生资格时必须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在研或者结题两年内),且发表CSSCI期刊论文,从科研经费到科研能力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培训与考核:对新任导师,学校实行学校、学院两级培训制度,保证新导师符合学校研究生培养政策、导师师德、科研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对其他导师,按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岗位管理办法》实行年度考核,不符合资格者不再配备研究生招生指标。

(三)导师责任落实情况师指导研究生的制度要求和执行情况,强化导师质量管控责任情况);

1、制度要求和执行情况:依照学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岗位管理办法》,对研究生导师在教学、科研、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招生考试、本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学位论文工作等岗位职责提出具体规定,目前执行情况良好,相关导师皆能较好根据要求进行培养工作。

2、导师质量管控责任情况:强化导师责任管理,建立学科导师组制度。对新增导师进行岗前培训,实施导师年审制度,对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实行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标准进行选聘及考核。成立以教授为主的学科导师组,强化“导师负责制”,强调“导师为主,学科导师组把关”的原则。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选开题、中期考核、预答辩、最终答辩等环节进行定期检查、互相督导、协同指导,确保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采用联合授课的方式,参与国际、国内高水平竞赛,鼓励学生多样化的参与实践创新,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通过参与导师课题、校企联合实习基地、导师工作室等形式,为学生创造条件积极参与多种实践项目,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四)学术训练情况研究生参与学术训练及科教融合培养研究生成效,发表学术论文、专利、项目参与情况;研究生创新创业竞赛获奖、科研成果获奖情况制度建设、经费支持情况等);

1、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专利、项目参与情况

本学位点历来重视研究生学术能力训练,在课程体系、科研训练、学术交流等多方面系统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2021年本学科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3篇,其中1篇为CSSCI数据库收录高水平论文,1篇为中文核心期刊;1名学科研究生发明专利2项;7名学科研究生参与导师2项科研项目。

2、创新创业竞赛获奖

学科研究生在2020-2021年创新创业竞赛获奖再创佳绩,共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7项,一等奖3项,其他等级奖9项,优秀奖等奖项5项。

3、制度建设、经费支持情况

1)课程体系和内容设计突出学术理论前沿

研究生课程体系以理论基础类课程为基础,同时开设学术前沿类、影视实践类课程。要求学生定期阅读本专业前沿科研成果,撰写读书报告,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论坛

学院与导师层面,积极支持学生撰写学术论文并参加本学科学术研讨会,如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亚洲电影论坛”,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也有助于提升本学位点的学术专业素养和知名度。

3)举办学科前沿系列讲座

学位点积极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专业人士来校进行“戏剧与影视学科前沿”系列讲座,每年约4-5次。此外,学科积极引入高水平影展(如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来校进行放映

4)学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

要求学生应在本专业领域核心期刊或更高层次级别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至少一篇。

5)经费支持情况

本学科建立了全面的研究生奖助体系,随着学位点的发展,近几年奖、助学金的整体覆盖率达到100%。具体包括:硕士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 硕士生学业奖学金:一等每生每年8000元(约占参评人数的15%);二等每生每年5000元(约占参评人数的25%);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硕士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0元;特殊奖学金:用于奖励推荐免试研究生,奖励标准为当年学费额度;导师助研津贴:导师根据研究生参与科研课题的实际工作量支付助研津贴;社会奖(助)学金:企业或校友在学校设立研究生奖(助)学金。

(五)专业实践情况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实践教学,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成效,包括制度建设、经费支持、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情况);

本学位点积极鼓励学生外出进行学术交流,并且提供相应保障措施。近年来,多人参与到国内重要的学术会议中,第二届中原新闻与传播研究生学术论坛、第二届金陵影视研究生论坛、第七届中国跨文化传播论坛、第七届中国跨文化传播论坛、后疫情时代的再生产:中国电影的新主流化探索与发展等等。此外,积极鼓励研究生参与学科内容相关竞赛,2020-2021年,共获得12项奖项,大学生艺术展演、第九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第十三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

(六)学术交流情况学位点举办承办学术会议、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等);

  本学科研究生于2020-2021年间,先后4人次参与8次各类学术会议,以“媒介考古视域下陕西省‘十七年’时期农村放映研究”“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中外合拍片叙事策略分析”等题目做学术报告。

(七)人才培养质量保证情况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保证、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加强研究生学位授予管理、研究生分流淘汰预警机制等情况);

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保证:本学位点为教师、学生提供优良的科研教学科研环境。每年邀请3-4位国内知名学者、业界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座(北京电影学院张会军教授、上海戏剧学院石川教授、深圳大学常江教授等)。鼓励教师、研究生积极参与本学科高级别学术会议,同时专门划拨部分学科建设费用补贴参会师生(人均2000元/次)。学位点积极拓展实训实践基地,拥有陕西省发改委批准的陕西省视觉重构工程研究中心(科研基地),以及西咸新区秦汉影视基地。

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

1.评阅规则与核查办法制度及执行情况

学位论文严格实施“中期检查+预答辩+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复审+全盲审+学院抽检+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的六环节核查制度。

核查制度按照培养时间的顺序节点展开,中期检查、预答辩由各学科、导师组组织实施,其余环节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实施。各环节按具体办法均可实现质量分流目标。

2.论文抽检情况及质量分析

本年度,教育部、省教育厅学位论文抽检全部通过。

目前,本学点对学位论文答辩前的评阅,通过教育部、凡科等学位论文送审网上平台,实施全盲审制度,对中期加查、预答辩存在一次不通过情况的,加送一份。

加强研究生学位授予管理:本学位点要求研究生应掌握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影视艺术学及戏剧戏曲学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学术交流能力,能够运用戏剧戏曲及影视学领域理论知识分析戏剧戏曲影视作品和文化现象,具备一定的影视创作实践和产业实践能力。硕士阶段应完成不少于30学分的课程学习,同时在本学科重要学术刊物(CSSCI)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篇以上,硕士学位论文经过开题、评审、答辩等环节,经学术委员会评定确认达到硕士学位论文水平,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相关规定,授予艺术学硕士学位。

研究生分流淘汰预警机制等情况:本学位点实行严格的分流淘汰制度。从课程考核、学术训练、论文发表、中期考核、毕业论文开题答辩预答辩—盲审—答辩等环节对研究生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采用严格考核程序进行,实现研究生申请——导师审核——专家小组考核(不少于3人)——学科方向负责人(学术带头人)审核——学院审定——研究生修改、导师审核等严格步骤,考核结果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评定。思想品德良好,考核成绩合格以上研究生可进入硕士论文准备阶段,中期考核2次不合格以上者,予以结业或退学处理

(八)学位论文质量情况学位论文规范要求、评阅规则和核查办法制度及执行情况;学位点论文抽检情况及质量分析;专业学位点的强化和体现学位论文应用导向情况等);

1、规范要求

戏剧与影视学科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用于论文工作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应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其研究工作应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且具有创新点或有新的见解。学位论文的写作要求应符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标准(戏剧与影视学)》。

2、评阅规则与核查办法制度及执行情况

学位论文严格实施中期检查+预答辩+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复审+全盲审+学院抽检+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的六环节核查制度。

六个环节的核查制度,按照培养时间的顺序节点展开,中期检查、预答辩由各学科、导师组组织实施,其余环节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实施。各环节按具体办法均可实现质量分流目标。本年度具体执行情况如下表:

序号

工作内容

时间

1次不通过率

1

中期检查

5学期初

0%

2

预答辩

5学期末

0%

3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复审

6学期初

0%

4

全盲审

6学期中

0%

5

学院抽检

完成答辩委员会提出的修改

0%

6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

6学期末

0%

3、论文抽检情况及质量分析

本年度,教育部、省教育厅学位论文抽检全部通过。

目前,本学点对学位论文答辩前的评阅,通过教育部、凡科等学位论文送审网上平台,实施全盲审制度,对中期加查、预答辩存在一次不通过情况的,加送一份。盲审情况如下:

戏剧与影视学:优秀50%、良好50%、一般0%、不通过0%

(九)科学研究情况年度完成项目及在研项目主要情况);

本学科于2020-2021年间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学社科基金1项、各类省级科研项目4项,研究内容涉及电影与城市文化、视觉文化研究语境下电影媒介等议题,观点突出,视角新颖,各个项目之间有一定关联性,易于形成学科特色研究方向。

(十)服务贡献情况科研成果转化、促进科技进步情况;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情况等)。

1、科研成果转化、促进科技进步情况

本学科历来重视将高质量研究成果进行转化,促进科技进步。学科多人入选陕西省影视文化艺术人才专家库,多人次担任陕西省电影行业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委宣传部电影审查委员、陕西省广电局电视剧评审专家等社会职务,多次担任陕西省文化发展基金、西安市文化发展基金、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工程项目评审工作。本学科在《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我省文艺大创作大繁荣的意见》《秦汉新城影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影视文化产业基地建设规划》等文化产业促进发展的文件起草工作中建言献策。

学科与多家影视企事业单位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双方在影视科研、创作和教学方面进行深入合作与交流。本学科的学术成果能够第一时间进入企业理论学习视野,影视企业也为西建大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行业一线的实践平台。在与西咸新区影视文化产业基地的合作中,学科相继有多篇研究报告和论文被基地相关企业采纳,《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内容传播》《成长与愿景——秦汉影视前期发展回顾和中期发展建议》(2017-2025)作为影视基地内参资料在校企协同创新机制中发挥作用。

2、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1)本学科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第一时间组织团队拍摄视频短片,完成抗疫题材音乐短片《只争朝夕——献给与疫情赛跑的建设者》《城南送别》。其中于2022年2 月发布的《只争朝夕》赞颂了在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建设过程中付出了巨大努力的本校校友的决心和毅力。该视频被《学习强国》、新浪网、搜狐网等各大媒体转发,点击量超30 万。

本学科在扶贫攻坚方面也取得突出贡献。本学科师生团队创作的扶贫题材话剧《花馃馃的春天》讲述了本校毕业生马娟回乡扶贫创业的感人故事,获大学生艺术展演陕西省赛一等奖。本学科团队为助力黄河流域恩格贝地区脱贫策划的项目《恩格贝的金瓜瓜》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此外,本学科团队依托电影学学科深度参与扶风民宿项目,借旅游民宿产业打造中国乡村旅游品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以达到扶贫之目的。本学科团队还深入地方,通过拍摄有地域特色的影视纪录片参与精准扶贫,并将其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机结合。所拍摄的纪录片在宣传扶贫成效、建设“美丽乡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本学科通过举办 10 余次学术论坛及国内高水平影展等活动,激活西安影视资源的优势,服务西部学术共同体的建设。这些活动极大地提升了本地的影视研究氛围,为本地的影视生态注入了新鲜活力。绝大部分影片在西部地区属首次放映,学术讲座话题也紧扣时代前沿,吸引众多兄弟院校教师前来参与,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在学术论坛方面,于2020 年底连续举办两场学术讲座,主讲嘉宾分别就电影策展、新媒体上推出的电影榜单等新鲜话题,与参会师生展开交流。在影视展演方面,本学科于 2020 年 10 月承办了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 WAFF 万夫·短片嘉年华的放映及交流活动,吸引了众多本校及外校师生前来观看。

3、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情况

1)本学科团队利用影视制作的技术优势,参与主旋律创作及科普创作,弘扬中华优秀历史文化。本学科团队共计拍摄有关红色主题、地域文化、古代建筑等纪录片10部,4部纪录片在央视9套、10套及优酷、爱奇艺等平台播放,4部纪录片获得国家及省级奖项。本学科团队还创作了大量的图片摄影、微视频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遗产和成果,在大学生艺术展演、大广赛等比赛中获得20多项奖项。

同时,本学科立足西部,制作地域文化纪录片《神秘的草原石窟》,在央视9套播出;《陈炉古镇》《凤凰古镇》是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专项基金项目成果,展现了代表着耀州窑传承的陈炉古镇及陕西凤凰古镇的历史文化风貌;还拍摄了《八水绕长安》《陕北话》《陕西面食》等宣传地域特色文化的作品。

此外,依托本校建筑环境学科的资源优势,本学科制作系列建筑文化和环境科普纪录片《绿色建筑》《中华建筑的文化解码》《仰之弥高——应县木塔》《瓦当文化系列》等,进入社区和中小学放映,科普中国古典建筑知识。

2)本学科致力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尤其在对地方戏秦腔和瓦作文化的挖掘方面取得了突出贡献。这些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重新发现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文化遗产在大学校园及社会上获得普及和实际应用。

秦腔是陕西本地极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切需要保护和继承。本学科扎根于地方,本科专业开设有全国唯一的秦腔方向,系统培养秦腔的剧作人才,在秦腔的文化建设和推广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本学科教师谢艳春创作及参与创作的秦腔作品《柳河湾的新娘》《秦腔》,先后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奖项。同时,在科学研究方面,本学科教师储兆文、韩聃在《当代戏剧》《学术交流》等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从人才培养等方面探索对秦腔的传承。

四、学位点自我评估进展与分析

(一)学位点自我评估工作开展情况;

  学院已经成立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组。由学院院长蔺宝钢、书记杨晴带队进行人员协调和材料审核,研究生培养相关人员提供数据进行辅助,本学科主要教师进行材料撰写和优化。在2021年度教育部学科评估的基础之上,本学科已经完成了数论自我评估,积累了充足的数据和评估材料:

  20203月 填写完成第五轮学科评估自评表;

  20211月 修改完成学科评估简评表;

  20214月 整理2017—2020年学科建设成果;

  20219月 填写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对照表;

  202112 填写学位授权点年度自我评估报告。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部分教师重实践创作而轻科学研究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部分教师在艺术创作上投入大量精力,有突出成果。但在论文写作和项目申请方面热情不高,且未能正确认识科学研究与自身发展、学科发展的直接关系。导致自身成果有限,未能对学科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2、本学科教师人数偏少,科研任务重,研究生导师人数少

   本学科教师共18人,擅长科研人员有限,以经历了博士阶段培养的青年教师为主。青年教师教学任务等其他工作繁重,能专心进行科研的时间有限。

  此外,本学科硕士生导师少,导致招生规模小,不利于学科的健康长久发展。

3、部分科研成果水准有待提高

2015—2020年间本学科教师共发表论文60余篇,人均发文近3.5篇。但被CSSCI收录的论文21篇,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共承担科研项目30多项,人均承担2项。但省部级以上项目共12项,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科研成果的级别未能达到学科评估的相应要求,是现存一大问题。

4、学科点特色不够突出

虽然设有电影学和戏剧戏曲学两个方向,但研究内容与本校、本学院强势学科结合度不高,地方特色还未能充分凸显,需要在今后的学科建设和自评报告中逐渐建立和完善本学科特色和优势。

五、下一年度持续改进和建设目标

(一)下一年年度改进举措和保障措施;

1、组织学科内部会议,通过制定有更具针对性地奖励措施激发本学科教师的科研热情,引导教师认识自身发展与学科发展的紧密关系。

2、通过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联系优秀博士毕业生,扩大学科团队。从学科团队建设入手,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导师由资格向岗位转变,实行动态管理。此外,学位点寻求适当增加兼职导师、行业导师数量。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

3、提高论文写作和课题申报书的质量,加强与专业期刊及知名专家的联系,努力提升本学科科研成果的级别。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来学位点进行讲座和学术交流,同时,本学位点预计在2022年举办戏剧与影视学科高层次学术会议。此外,寻找机会与国际学术机构进行学术合作。

4、结合本学位点特点和优势,设立电影学为主导学科方向,并且在学科建设和研究方向设置方面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拓展陕西地区电影史、电影景观与景观电影研究、影视数据分析等研究方向。

(二)下一年度建设计划和发展目标。

学位点争取在下一个建设周期内,通过学科团队及梯队建设、人才培养与科研能力提升、学科特色及学术声誉拓展等方面,取得学科培养水平的全面提升,实现完善的学科层次,合理的学科团队,并且结合地域、学校优势发展出相关的科研特色与方向,在业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从而在学科授权点合格评估中获得良好的成绩。

力争在20227月之前,主办高层次学术会议1次,组织线上及线下讲座3次以上,洽谈1名以上国内外知名高校毕业博士。

202212月之前,在核心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6篇以上;申报成功1项国家级、3项左右省部级科研项目;全面推进陕西省电影评论及理论研究基地的建设,争取超额完成年度指标;筹备挂牌雁塔校区影视研究室及图书室,为本学科教师和学生提供科研及办公场所。

版权所有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